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罗静、杨伟明、艾珵、张紫薇、吴蓉歆)为深化劳动教育,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事操作、感知农耕文化,9月18日,大悟县泉水实验学校以“摘花生 知农情 悟成长”为主题,组织师生开展秋季劳动实践活动,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中联亿配,助力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成长真谛。
活动前,各班班主任提前做好知识铺垫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花生的生长周期、种植技巧及“春种、夏长、秋收”的农事规律,同时介绍了南瓜、豇豆等作物的生长特点,为后续实践筑牢知识基础。
活动当天,该校相关负责人带领师生深入校内“云上农场”和校外劳动基地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行动,化身“小农夫”穿梭于作物间。在花生地,大家俯下身子,一手抓牢植株、一手顺根轻拔,一串串裹着泥土芬芳的饱满花生便展露出来;田间其他区域,学生们还分工参与南瓜搬运、豇豆采摘。校领导全程参与其中,既示范采摘技巧,又指导学生辨识作物生长特征,师生相互协作、互帮互助,有的负责采摘、有的负责分拣,田间回荡着欢声笑语。面对难拔的花生植株,学生们耐心尝试,在一次次实践中掌握技巧,也深刻体会到农事劳动的艰辛。
中联亿配
采摘结束后,活动进入作物处理与烹饪环节。师生共同对花生进行初步清理,仔细去除泥土与杂质;随后,在食堂阿姨和教师指导下,学生分组参与水煮花生制作,从二次清洗、把控水量,到掌握下锅时机与火候,大家一起分享烹饪技巧。看着锅中的花生逐渐翻滚飘香,学生脸上满是期待。
待花生煮熟后,师生围坐在一起品尝劳动成果,分享收获感悟。学生表示,不仅完整了解了花生从种植到餐桌的全过程,更通过多元作物采摘,读懂了“团结协作收百果”“付出越多收获越丰”的道理。该校领导激励学生将劳动中吃苦耐劳、乐于探索的精神融入学习生活,在成长路上持续耕耘。
此次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沉浸式劳动实践,以多元作物丰收为载体,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农业知识、品德培养、生活技能的深度融合,为大悟县泉水实验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绘就了充满“丰收色彩”的劳动画卷。
中联亿配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